十年前,素食是少数人的选择。如今,全世界都在推动素食的发展。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新闻是5月21日壹素界受邀在江南大学参加的一场关于未来食品的高峰论坛!
多位院士科学家认为: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已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未来食品行业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不用推广素食。因为将来的肉都是植物制造。
以及从经济发展来说,我们现在很多的蛋白都是来自动物,而中国养殖业是全世界最大的,其碳排放的量,全球和各个行业比较,整个畜牧业农业基本上是25%以上。因此养殖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里面是不是可循环经济?
“从未来发展来说,我们是否还应该像以前几百年一样的方式,继续从动物身上摄取蛋白质,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个新的思路,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认为新的创新蛋白就有它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具有必要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
而此次江南大学和布勒集团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共同合作,并举办本次峰会的初衷,就是希望联合从事食品及创新蛋白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研发及科研院校,通过多维度、跨平台、高频次的合作,针对未来食品实际生产需求,分享国际流行趋势,拓宽全球视野,致力于本土化食品创新,推动创新蛋白行业向规范化、全营养、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陈坚院士发表了开场报告《未来食品:任务与挑战》。该报告从未来食品引发食品工业变革、智能制造驱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生物技术支撑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主动保障提升食品工业安全控制、食品组学引领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植物基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六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面向人造肉制造、食品合成生物学以及植物基奶制品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蛋白质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未来生活的需求,并且难以达到环境友好和资源的节约,所以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蛋白质的生产方式是急需要创新和发展的。”
“我们很多科学家很关注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急需要开发出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那么我们很多企业很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的商机,而且可能商机是会对公司持续上百年的发展是巨大的一些机会。”
他认为,在未来的食品工业,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方面,将解决食物供给危机,提升食品的安全营养,优化饮食方式,提升精神享受。使产品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荣休伟伦化学讲座教授吴奇院士发表了《素食不是素肉》的特邀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素食不是素肉!依据蛋白分子的排列方式,素食和素肉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吴院士在现场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此的一些想法。“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到底是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呢?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用植物蛋白来代替动物蛋白已经做了不是一天的事情了,因为豆制品在中国1000年前就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在宋朝就有。那么没有文字记录的可能更长。这个市场火爆,我想有各种原因,但是这不是新的东西。”
而在吴院士看来,“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中国乃至世界一个没有选择、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这不是你说我可以做可以不做,你没有选择,因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下你走不下去了。”
他从对食物口感痴迷这一中国特色,指出了只有开发出真正的素肉,方可逐步地用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肉,从而保障国民可以摄入足够的优良蛋白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他强调食品企业只有在理解大分子物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工研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经济上有竞争力、和动物肉具有相似口感并符合国民食肉习惯的真正素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峰院士发表了《微藻作为未来食品优质蛋白质来源的潜力及挑战》的报告。他表示,营养健康是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营养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报告中,陈院长提到微藻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发展适合微藻特性的个性化加工技术是关键。目前微藻培养技术仍较传统导致产率偏低,发展新型培养策略和先进的代谢调控技术将是未来的趋势。同时,对微藻功能成分及功效的研究亟需加强以提升产品价值。
我是文本块。单击“编辑”按钮来更改此文本.
在下午的报告中,作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佼佼者,五芳斋、哥兰比亚、布勒集团、奇华顿、金农生物、东圣生物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创新蛋白研究中的发现和亮点。
今年是五芳斋成立100周年,五芳斋集团总裁郭腾辉先生在峰会现场表示:“五芳斋坚守传统,守护中华传统美食;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转型升级,要始终成为粽子行业第一品牌,未来要努力成为以糯米食品为核心的中华节令食品领导品牌。”
五芳斋集团着眼未来,打造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创投基金+科技产业园”链式创新发展生态圈。依托未来食品研究院以及江南大学国内领先的植物基蛋白肉技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以“做中国植物基蛋白肉产业的创新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愿景,致力于成为中国植物基蛋白肉行业的领军企业。
哥兰比亚是全球领先的乳清蛋白和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蛋白的创新与应用开发。
哥兰比亚亚太区副总裁David Townsend表示,过去几年中食品饮料新品的高蛋白宣称逐渐增加,正在抢占市场创新先机。国内消费者对于蛋白的需求也从运动营养扩展到体重管理、健康老龄化等积极生活方式上。
布勒在植物肉生产加工方面拥有非常先进和成熟的解决方案,作为设备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一直以来都是串起这个产业链的中坚力量。
此次,布勒集团亚太区谷物食品技术总监Philipp Fritschi表示,布勒集团长期专注于谷物和食品深加工及营养强化的研究,认为未来食品的特征将是“更可持续、更营养、更安全和更美味”。实现这些特征既依赖于多学科技术的进步,又需要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开放式创新。
奇华顿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技术总监周建均在演讲中提到,“植物基显然已经是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的宠儿,未来几年对于植物蛋白的接受和了解程度会进一步增加。“
奇华顿深耕蛋白质研究超过20年,从概念到产品、从洞察到方案,我们愿以消费者的喜好与潜力的品类结合,作为未来食品创新的新方向。”
作为全国大米蛋白粉行业的领军企业,无锡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天祥表示,大米蛋白作为一种新的植物蛋白资源,在植物基食品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我国是稻米产量最大的国家,碎米资源丰富。将碎米进行综合深加工利用,得到的副产物经过精制提纯后可得到高纯度的大米蛋白。大米蛋白的营养价值高、氨基酸组成合理,是唯一免于过敏试验的谷类蛋白。
将大米蛋白与市场常见的豆类蛋白(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进行复配,可实现谷类蛋白和豆类蛋白组合,氨基酸组成更符合 WHO/FAO 推荐值,得到的产品结构具有丰富的纤维和类似动物肉的质地,且产品无胀气因子、无抗生素和激素残留、无明显豆腥味,在未来植物基领域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比较显著。
鲁伟先生目前担任东圣生物研发总监,主要负责酶制剂研究与应用创新。他提到:“为达到理想肉品感官状态,目前的创新蛋白食品在质构、营养、风味、色泽等各个方面都亟需技术突破。
酶制剂具备全方位提升创新蛋白食品品质的潜力。”目前已有的植物蛋白肉类产品存在质构单一、保水性不佳、异味难以完全去除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植物蛋白肉产品的商业化。
“东圣作为一家专业生物科技公司,其主打的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产品已经在传统蛋白制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已经规模化应用到植物蛋白肉的加工中,其必将因其独特的结构增强功能而在植物蛋白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午的圆桌论坛,由布勒集团亚太区战略发展总监夏海洋主持,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江连洲、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副主任周景文、海底捞首席发展官兼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春霞等几位嘉宾共同围绕“创新蛋白与未来食品”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论坛话题从未来的2050年展开,届时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近100亿,意味着我们的食品供应链将额外需要2.6亿吨蛋白质。创新蛋白的获取方式是食品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个共同挑战将行业内的智者贤能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
大家纷纷表示未来食品,机遇和挑战并存,创新蛋白行业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加强产品技术研发与革新,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努力,才能共同推动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
峰会的最后,会议主持人——布勒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总监杨湧博士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而此场精彩纷呈的未来食品论坛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峰会中,三位院士与各位企业精英的演讲与分享,也让现场观众收获了满满的干货知识,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创新蛋白,特别是植物蛋白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及国家对此的高度重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植物基产品的选择亦将越来越丰富,但最终是否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接受与喜爱,让我们拭目以待!
而不管怎样,一个更“素食”的美好未来,确实已来!